服务热线:
13209929555 / 13899805878
污水处理行业引入PPP模式正逐步走向常态化。PPP模式在环保行业发展中风生水起的同时,污水处理行业也掀起了“玩转”PPP热潮。“水十条”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,从国家层面对PPP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。PPP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已经具有可行性,也是我国城市发展污水处理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。
PPP“玩转”污水处理行业
水污染防治是当下环境整治的重大命题,PPP是时下的热火的投融资新模式。当前,PPP模式在环保行业发展的风生水起,比如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处理厂等,各地兴起了一股“PPP+环保”的新模式,尤其是污水处理行业。
“在污水处理厂的投融资和工程建设以及建成后的运营和维护环节,应该继续引入BOT、TOT、服务外包、运营维护外包或租赁等多种PPP模式,让社会资本和专业公司参与污水处理全过程,提高污水处理量和处理水平。”上海城投水务(集团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麦穗海近日在“2015(第七届)上海水业热点论坛”如是表述。
将PPP引入环保工程项目并非新鲜的事情了。近年来,无论是污水处理相关工程,还是餐厨垃圾处理项目,采用PPP模式,让社会资本和专业公司参与环境治理全过程的事件比比皆是。
9月8日,国祯环保对外公开了PPP项目进展。数据显示,2015年,公司签订的PPP项目有合肥清溪净水厂PPP项目、乌海凤凰河河道治理PPP项目、怀远县污水设施PPP项目。清溪厂项目正在进行开工报建,预计本月中下旬开工;乌海凤凰河项目8月已签约,项目公司也已注册完成,项目设计正在进行,预计9月份即可开工,合同约定的工期为半年;怀远县污水设施PPP项目在建设中。
无独有偶,不久前,位于辽宁大凌河朝阳中心城区段的什家河及凤凰城两座采用PPP模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,汩汩清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大凌河中,朝阳的母亲河彻底告别了过去污水直排的历史。这两个污水处理厂是该省采取PPP模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范例之一,也是全国金融系统通过PPP模式为基础设施融资的一个成功案例,有效破解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问题。
PPP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升温
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、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模式。也就是说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(企业),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“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、全程合作”的共同体关系,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,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。
“对于地方政府来说,一些公益项目一直想做,但是却苦于财力不足‘搁浅’”。陕西省阳泉市发改委主任杨全生日前表示,通过PPP模式,既可有效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,又拓宽了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,取得了政府、社会资本和公共服务三赢的效果。目前,阳泉市已经公布鼓励包括阳大铁路等社会投资重大项目26个,项目估算总投资118.1亿元。
PPP模式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得到广泛应用,其最早由英国提出实施,应用于交通领域,带动欧洲成为PPP发达市场。英国、澳大利亚、美国、德国、法国等发达国家在PPP项目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。
从国际经验看,PPP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、出口信贷、资本市场(权益融资和债券)、国际银团贷款、租赁公司及项目其他参与方等多种。英国的PPP项目分为特许经营和私人融资计划两大类,风险管控良好并降低了政府风险;成本固定且运营周期长;以产出为基础重绩效后付费;领域集中且交通项目投资比重大;较少采用特许经营,多采用PFI(私人融资)。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,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,开启了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ublic-PrivatePartnership,简称PPP)的新时代。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、提高供给效率,通过特许经营、购买服务、股权合作等方式,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、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。
PPP早已超出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及化解政府债务的意义,涉及资源环境、生态建设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,具体包括能源、交通运输、水利、教育文化等16个公共服务领域,正逐渐在中国市场升温。
水污染防治亟待资金支持
近几年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,国内大力发展污水处理事业,污水处理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,污水处理率正在稳步提高、污水和污泥处理量快速增长、产能迅速扩张。为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,国家发改委发布18个省市的2015年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,整体投资金额为264.89亿元,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为75.92亿元,主要涉及的项目包括污水处理、污水改造、中水回用、建设管网、污泥处理、垃圾处理等。污水处理行业建设和投资仍然是我国环境治理的“重头戏”。
“在环境投资方面,“十三五”期间环保三大领域投资需求将达到6万亿元,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投资1.75万亿元,水污染防治4.6万亿元。”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此前曾表示。这进一步印证了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地位,同时随着水务领域投资细则的进一步落实,意味着水污染防治的万亿元市场将逐步开启。
要达成金院长所言中的4.6万亿元目标,显然仅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18个省份的投资中,中央财政支持金额约为47亿元,占总投资规模的17.74%。其余部分将依赖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的投入,当前国家比较推行的是PPP模式,这能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,同时将社会资本引入环保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,合力解决污染治理的问题。
“污水处理+PPP”走向常态化
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咨询部副主任逯元堂曾表示,在水污染防治方面,大多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,所以配合“水十条”,将水污染防治作为一个着力点和突破点,把水污染防治这块作为推进PPP模式的重点领域。
事实上,作为有可持续盈利的行业,PPP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已经具有可行性。相较于其他行业的PPP模式偏公益性,水处理行业有一定的可持续的收益,这对于追逐利益的社会资本是有极大吸引力的,加上政府财政补贴及优惠政策,保证了污水处理PPP项目的可行性;另一方面,社会资本拥有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,适用于市场经济运转,可以自觉根据市场信号开展投资活动。
政策的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,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,从国家层面对PPP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。4月16日,万众瞩目的“水十条”正式印发,开启了近5万亿元的治水市场,也为PPP模式在水污染处理方面保驾护航。
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,PPP模式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。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、《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》,给供水安全及污水治理、PPP模式项目等多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关注,水、监测、PPP等相关行业也得到明显的受益,治水和PPP的融合渐渐走向常态化。在污水处理行业引入PPP模式,正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污水处理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。
Copyright © 2020-2021 新疆碧晟科源环保有限公司 新ICP备20000338号-1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784号
地址: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(头屯河区)荣盛三街88号广东大厦商务办公楼1808室
电话:13209929555 / 13899805878
XINJIANG BISHENGK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., LTD.